文章来源:http://www.sc.chinanews.com/bwbd/2017-10-24/76187.html
中新網四川新聞網10月24日電(楊勇楊海燕王荔)深秋的清晨,薄霧籠罩著寧靜的村莊。24日早晨,家住綿陽市涪城區金峰鎮穿山洞村56歲謝秀群早早起床做好早飯,又拿起掃把將自家房前屋后掃了一遍,讓今年剛建好新搬入住的小青瓦房看起來更亮堂、更舒適。 金峰鎮是涪城區最遠的鄉鎮,共有11800人,全鎮有貧困人口195人。自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涪城區通過產業帶動、低保兜底、醫療救助、住房改善等縱深推進脫貧攻堅,截至目前,該鎮195人都已符合脫貧條件,謝秀群家便是其中之一。 “以前家里很窮,兩個老人和老公都有病,根本沒有存款。”說起以前的日子,謝秀群一臉的愁容。她說,老伴楊世坤已66歲,身患糖尿病、肺氣腫,不能干重活。兩個老人又常常生病住院,日子過得十分緊張。“為了減輕家里負擔,唯一的女兒16歲就輟學外出打工,并在江蘇成了家。” “不讓一戶貧困,不讓一人掉隊,”這是涪城區委區政府領導作出的民生承諾。 “2016年把他們家納入了扶貧對象。”據穿山洞村委會主任周世貴介紹,根據謝秀群家的情況,首先為他們家辦理了低保。“現在他家每月低保、獨生子女費、新農保等固定收入就有近400元。同時,新農合和精準扶貧綜合保險也全都是由政府出錢購買。” 對于貧困群眾而言,一套安全住房,就是一個溫暖的家,一項增收的產業,就是一個致富的希望。 謝秀群家原來房屋的位置在一山坳里,房屋上方是涪城區金石渠支流,房前是一條深壑,屬于地質災害易發地帶,夏天一遇暴雨,房屋進水,垮塌是常事。 為保障住房安全,金峰鎮領導干部積極尋求社會力量,找關系,跑審批手續,采取易地搬遷和危房改造方式,將他們家搬到了交通便捷的社道旁。“僅用了1個月就把修房的審批手續辦下來,還幫他們爭取到3.5萬元的危房改造補助款。”周世貴說。 “現在好多了,出行方便了,晚上可以睡個踏實覺了。”看著嶄新的小青瓦房,謝秀群臉上抑制不住的笑容。 “修這個房子,多虧了鎮鄉領導,不僅發了補助款,還幫忙貸了3萬多元,現在已還了17000元,手里還有近20000元的存款。”想著有了存款,身材瘦小的謝秀群臉上露出笑容。她高興地給大家算了一筆賬,她家今年菜子油、玉米、稻谷和蠶繭等收入就近20000多元,“今年還賣了頭小牛,加上平時空閑時間打短工的錢,生活比往年好得太多。” 走進謝秀群的新家,只見一大堆稻谷堆放在客廳一側,簡單裝修的三間臥室被收拾得干凈整齊。農村素有“窮搬家富挪墳”的說法,“搬家”改善了居住條件,更富裕了謝秀群家的日子。“搬家富,搬家富,我家的日子就是搬家后越過越好。這一切都得益于好的政策。”說起現在的好日子,不善言談的謝秀群打開了話匣子。區、鎮、村的領導經常看望他們,給他們鼓勵,還幫助聯系企業贈送蠶苗、指導養蠶技術。“現在一年最少要養5季蠶,收入7000多元。” 據了解,為確保脫貧見成效、見實效。涪城區采取了鎮、村、社三級干部和聯系部門實行“一對一”和“一對幾”幫扶機制,結成幫扶對子99對。 “希望再過兩年,手里有了更多的錢,就把房子前的這個壩子打成水泥地。”對于未來,樸實的謝秀群充滿希望。(完)相關新聞資陽安岳:加大投入開創教育新天地古藺縣:蜜柚豐收柚大柚甜中國在建世界最大水電技術“革新”之路——白鶴2017腦力世界杯中國賽在蓉開賽名山:當好“三個角色”助推“環保攻堅”“宅茲中國——西周青銅器精品展”即將啟幕
關鍵字標籤:基隆搬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