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8300873"
真愛夢想關注原創AdreamFoundation真愛夢想▎潘江雪:很多家長朋友們非常關心的就是課外輔導班的問題,對吧?我們很多家長都在想這課外輔導班咱的孩子什麼時候去上?要上多少門?要花多少時間在課外學習?課外學習到底有沒有效果?鄭校長你給大家說說關于上課外輔導的這個行為本身你怎么看,它有沒有講究?▎鄭朝暉:現在實際上課外輔導這個問題已經變成了每個學生、每個家長都必須去思考的問題了。我在一篇文章里也講到,有一個很好的孩子,他學習成績也非常的優秀,但是他的家長告訴我說孩子主動要求去上課外輔導班。原因在哪?原因說他怕自己管不住自己。我們可以看到它(上課外輔導班)已經形成了一種社會風氣了。其實這種“管不住自己”,還是跟學生的真正的學習動力是有關系的。他為什麼管不住自己,其實說到底還是他內在的學習動力不足。他想去上輔導班,就是希望有一個外在的力量來約束好自己,讓自己不要做別的事情,只能學習。那么在這樣的背景下面,我覺得可能上輔導班這件事情我們要認真地來思考。我覺得上輔導班一定要量力而行,不是說只要上了輔導班就能解決問題。而且我在這兒我也要說一句,就是輔導班一定是一個商業化的運作,一定會強調輔導班的效果,但實際上學習是一件非常復雜的事情,并不是說有了好的師資,有了一套好的所謂的課程,或者說訓練體系,(學生)就一定能夠取得很好的成績,它(學習)是一個復雜的社會活動。所以在這個過程中兩個了解,第一個了解就是我們孩子的真實的學習狀況是什麼。第一個是我們的孩子真的需求是什麼?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如果我們不了解(孩子的真正需求)而盲目的去尋找補習班,讓孩子去學習的話。首先第一個(問題)是孩子愿意嗎?這是非常重要的問題。第二個是孩子和輔導班之間他有緣分嗎?我們講叫“投緣”嗎?這個里面都有問題。還有一個就是,一定要記住輔導班只是課堂的或者學校學習的一種補充,我(甚至)還不能講就是“補充”,它只是補充當中的一部分,所以不能拿輔導班的學習來代替了課堂的學習。但是要命的是,我們很多的家長和孩子都有輔導班情結,這樣造成一個什麼結果?就是我們很多輔導班超前地學習,因為超前學習會有一個效果,當孩子去參加學校的考試的時候,他已經什麼都會。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他不會意識到這(輔導班學習)是輔助,他會發現我既然能應付課堂教學了,我還學它干嘛。這就造成了一個惡性循環。大家一定要注意輔導班的學習是非常有針對性的,就是說考綱考點,幫你解決這一個點上的問題。但是課堂教學它是有體系的,它有前因后果,有循序漸進,也有學科和學科之間的相互的關聯。到了這個階段我不要那么難,只要達到這個(相應的)水平,為什麼?因為要和別的學科產生一個呼應,這就構成了一個復雜的學科體系,這就是我們講專業的學科體系的問題。但培訓班不管,你如果數學不好,我就拼命給你加加加加(練習),物理不好我就給你加加加(練習),他不會去考慮數學和物理怎么匹配。或者說這個時候你(學生)的認知能力,比如說語言的感知能力達沒達到這個高度,它(輔導班)都不會來管。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單純用培訓班的來代替課堂教學或者學校教育的話,到最后孩子一定會在學習上面遇到很大的障礙,所以主次一定要分明。▎潘江雪:我覺得您說的道理真的是很重要的,就是我覺得家長朋友們還有同學們,如果我們提前學了(書本知識),我們是不是在課堂上就對老師講的東西就不感興趣了?當你對老師講的東西不感興趣,你跟老師之間的課堂上的關系就會發生變化,而你要知道你一天最好的時間都是在學校在課堂上的。如果你能夠享受這樣一個教學相長的過程,你的學習生活就會比較充實,你會覺得開心。但如果反過來,你覺得學校學的所有東西都沒有意思,因為你提前都學過了,想一想你跟老師的關系,你跟同學的關系能好嗎?你在學校就會覺得很沒有意思,所以反而是浪費了在學校的寶貴時間。這是最美好的時間,你都是在厭煩當中度過的。其實本來求知這個過程就是從不會到會,然后我們的老師帶領你和你周圍的同學一起去“會”,這個過程是一個很享受的有樂趣的學習過程。但是你一個人跑太快了,跟你的同學不匹配,跟老師不匹配,你會覺得很難受。所以上補習班我覺得剛剛鄭行長說的確實是(對的),你(學生和家長)要了解自己的真實的狀況,然后要了解真實的需求,最好跟學校的教學能夠匹配起來,不要超前學。(超前學習的行為)大家認為是跑得快,其實快到反而是慢了。▎鄭朝暉: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我剛剛也反復強調了,咱們補習班只是課堂學習的支撐之一、補充之一,為什麼?其實剛剛潘老師也講到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學習是一個社會化的過程。那么同學和同學之間的交流、老師和同學之間的交流、社區的問題、社會交往的問題,其實這個也是學習非常重要的部分,很多家長有的時候會有一些小自私,就覺得我孩子怎么整天在教別人做題對吧?在這個過程中我孩子是不是吃虧了?其實大可不必這樣想,我覺得你(學生)自己想明白了未必是真懂,但是能夠把這個事情(給別人)說明白了,講清楚了,那就是真懂,對吧?所以說:第一,學習本身就是一個學會交往的過程,就是學習的本質。社會化、學會和別人交往,或者在交往的過程中感受知識帶給我們人際交流的那種快樂,這是非常重要的。第二,他在這個過程當中實際上是進一步的固化和強化了自己的認知。第三,你想他在教別人,別人不懂(孩子說)“我來告訴你”的時候,他的那種成就感,這是我們剛剛講到學習需要獎勵,其實這就是一個最好的獎勵。▎潘江雪:這是一個內在獎勵,非常棒。所以大家也可以考慮考慮把你花在課外補習班上的錢和時間(省下來),不如讓你的孩子跟他的同學一起互相學習、互相講題,這個肯定是一個很好的方法。真愛之聲主播:潘江雪、鄭朝暉主編:朱秋霞原標題:《上補習班有必要嗎?|真愛之聲第102集》閱讀原文
關鍵字標籤:私中補習班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