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chuangyi.chuangyetv.com/jxdz/20191018/101815783.html"
中藥起源于原始社會,是當時的人們在從事生產活動,生活實踐,過程中逐漸發現和發展起來的。在高速發展的當代社會,許多人還未到中年,就開始腰酸背痛、夜尿多且陽痿不舉、腎不納氣而喘、腎不濟竅而耳鳴甚至失聰,這些都是腎衰的信號,是在提示我們該補腎了。在眾多的補腎品中,能溫腎壯陽、生精益血、補髓健骨的鹿茸是比較受人們青睞的。鹿茸自秦漢入藥以來,一直被人們視為延年益壽之滋補佳品。據最早醫書和史料記載《五十二病方》載有對鹿茸、鹿角、鹿肉的藥用記載,并且在清朝宮中就大量使用鹿茸。乾隆的延壽醫方健脾滋腎壯元方以鹿茸為主藥,具有健脾益腎、強筋壯骨之功效。專為慈禧太后配制的長壽方培元益壽膏中也有鹿茸,就連為慈禧熬制的膏方中也少不了鹿茸和鹿胎。此外,鹿茸有肝腎同補的功效,肝藏血,腎藏精,肝腎同補有助于益腎精、補氣血。可見,鹿茸的保健作用非常高,是良好的溫腎壯陽藥。鹿茸不是普通的鹿角,它是雄鹿的嫩角沒有長成硬骨時,帶茸毛、含血液的幼角。鹿茸是雄鹿督脈陽氣、精血所化生,為血肉有情之品,能直入腎經,有壯腎陽、補氣血、益精髓、強筋骨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療腎陽虛衰、精血不足引發的各種病癥。《千金方》中治療佝僂病及其他虛弱癥的鹿茸散,就是將鹿茸與當歸、阿膠、烏賊骨等藥共研為末,直接用淡鹽水送服或調成糊狀吞服的。而《醫宗金鑒》中用于治療小兒先天性五軟癥的補腎地黃丸,就是以六味地黃丸為基礎,加入鹿茸和牛膝,研成細末,煉蜜為丸的。鹿茸片就是鹿茸經過切片等一系列炮制方法后得到的制成的中藥飲片。鹿茸片保留了鹿茸的藥效和營養價值,但是服用和保存則更為方便,所以也更受到人們的歡迎。鹿茸片怎么吃是大家很關心的話題。鹿茸片的吃法很多,可以泡酒喝,也可以當做茶飲。鹿茸片是一種珍貴的藥材,具有非常好的滋補功效,在我國已經有了上千年的入藥歷史。鹿茸片對男性腎氣不足,腰膝酸軟等都有很好的治療作用,對久病初愈,身體虛弱的患者也有不錯的保健效果。
關鍵字標籤:人蔘保健功效
|